詹天佑新居博物馆坐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
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闻名铁路工程专家,曾掌管建筑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寓居。新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高楼,红瓦四面坡房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选用券柱式,南、西二立面则为廊庑。主进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上下走廊的两边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室内装有壁炉。设有0和山君窗。在券心石、屋檐等部位作细部雕饰。詹天佑去世后其家人变卖。1949年后,作为湖北省五金矿藏进出口公司办公用房,后改为职工宿舍。1991年国家文物局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购回产权。1992年,武汉市文物办理办公室对新居做全面修理。1993年4月26日詹天佑新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国务院发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广东南海县人。巨大的爱国工程专家。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我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结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书院任教习。后掌管建筑了包含粤汉铁路、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铁路。因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3时30分在汉口去世,享年59岁。
粤汉铁路是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间的一条铁路旧称,自广东番禺县起,经湖南至湖北武昌县,全长1059.6公里,从1900年开工到1936年筑成。在1936年9月1日初次通车,由广州黄沙动身,历时44小时抵达武昌徐家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两路接轨,改称为京广铁路。
1911年詹天佑与粤路公司要员在广东佛山合影(来历:武汉市詹天佑新居博物馆)
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詹天佑观察粤汉路大桥(来历:武汉市詹天佑新居博物馆)
1912年2月9日粤汉路黄沙车站完工合影留念,图中后排中为詹天佑(来历:武汉市詹天佑新居博物馆)
1912年5月孙中山观察詹天佑任总理兼总工程师的广东粤汉铁路公司(来历:武汉市詹天佑新居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