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第20赛段在法国西南部的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进行,这是法国比较特别的一个地区,一般我们将其纳入到巴斯克地区的范畴。说起巴斯克,喜欢足球的马上会想到毕尔巴鄂竞技这支西甲劲旅,而经常看新闻的也许会对曾经的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有印象,这个组织就是巴斯克地区的一个极端组织。但这不是西班牙的事情吗?和环法又有啥关系?巴斯克就是这么神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巴斯克地区,以及巴斯克与自行车和环法的故事。
传统上认为的大巴斯克地区北临大西洋的比斯开湾,东接比利牛斯山,西接坎塔布连山,南部则是正统的西班牙统治地区卡斯蒂亚。大巴斯克地区分为三部分:巴斯克自治区、纳瓦拉自治区和法国境内的北巴斯克地区。今天的比赛就在北巴斯克地区进行。
巴斯克人是欧洲一个很奇特的民族,他们和西欧南欧人不同,面孔狭长,肤色微黑,身材不高,甚至有学者 认为他们不属于印欧人种,和邻居西班牙人、法国人没有丝毫关系。就是这么一个“来源不明,身世复杂”的民族,却扼守着伊比利亚半岛的门户,历史上抵抗了哥特人、罗马人和摩尔人的入侵,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后被征服的民族。巴斯克人保留了很强的历史传统,且性格和其他懒散的南欧人不同,被视为欧洲的异类。
而巴斯克语也因其怪异的拼写和发言被称为是“上帝的语言”。说到这点,经常翻译自行车人名、地名的笔者深表认同。比如巴斯克语中简单称“你好”为kaixo,巴斯克语里x屡见不鲜,比如巴斯克车手因乔斯蒂(Be?at Intxausti),而拉丁语、希腊语、凯尔特语等其他欧洲语言的单词里字母x并不多见。
我们都知道,欧猪五国包括了西班牙,西班牙的经济近些年并不好,但是好歹之前西班牙的经济是不错的。但西班牙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北部的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两个少数民族地区就比别的地方经济要好。正如前面所言,巴斯克人和普通西班牙人懒散的性格不同,巴斯克地区的经济发展向来比其他西班牙地区要好,足球、自行车这些外来运动早早传入到巴斯克地区,并蒸蒸日上起来。毕尔巴鄂竞技曾夺得西班牙国王杯头两届的冠军,五年之后,同样是来自巴斯克地区,一家叫做“圣塞巴斯蒂安自行车俱乐部”的球队夺得了国王杯的冠军,这家奇怪的自行车俱乐部,就是西甲劲旅皇家社会的前身,可见当时自行车在巴斯克地区有多么的火,居然还赞助了一支足球队。
直到现在,自行车依然是巴斯克地区第二热门的运动,头号热门自然还是足球。19世纪因为铁矿石和钢铁生产、贸易的兴起,毕尔巴鄂的工业快速地发展,而钢铁业的繁荣也催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自行车业。西班牙著名的自行车品牌Orbea和BH就是来自巴斯克地区,而大量的产业工人上下班通勤的首选也正是自行车,这一些因素都使得自行车运动在巴斯克地区迅速普及,大量比赛出现。而当地的环巴斯克赛、圣塞巴斯蒂安经典赛都是历史悠远长久的自行车比赛,且是目前自行车等级最高的赛事之一。
巴斯克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点熟悉西甲的朋友应该听说过毕尔巴鄂队曾经就有一条规定:所有球员都必须是巴斯克人。无独有偶,巴斯克历史上最著名的自行车队:巴斯克电信车队也曾有过这样的规定,车队的车手也只能是巴斯克人。巴斯克电信车队曾经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培养了Joseba Beloki、Roberto Laiseka、Iban Mayo等车手,多年前也是环法赛场上的亮点。对中国车迷甚至中国体育迷来说,有一个人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北京奥运公路自行车大组赛冠军萨姆埃尔-桑切斯就是巴斯克电信车队曾经的旗帜。
但是公路车运动毕竟是人才流动极大的一项运动,虽然巴斯克地区不断有天才车手出现,但是车队预算有限,而年轻车手成长需要时间和机会,还有不小的成才失败率,单纯依靠巴斯克车手最后不得不让车队实力下滑,最终只能只能为保级而战,而战绩不佳则令赞助商不高兴,如此反复则陷入恶性循环。在2013赛季结束之后,车队没能找到新的赞助商,F1巨星阿隆索一度允诺要救车队,最后也成了空头支票,车队最终解散。所有巴斯克车手四散各地。
虽然巴斯克电信成为历史,但是后来又有新的巴斯克自行车队建立,这支车队今年升级为次级车队,将征战今年的环西。而在大巴斯克地区的另外一边,纳瓦拉自治区的首府潘普洛纳则拥有另外一支西班牙豪门,这就是移动之星车队。不过移动之星车队并非是一个巴斯克车队,虽然也有不少巴斯克车手(巴斯克电信和移动之星车队的对比,就像是一个弱化版的毕尔巴鄂竞技和一个超级强化版的皇家社会)。巴斯克自行车的香火依然在延续。
巴斯克自行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巴斯克自治区,之前也有说纳瓦拉自治区就是移动之星总部所在,而法国这边的北巴斯克,自行车运动同样普及。只不过碍于人口较少,天才车手不多。即便如此,当年的巴斯克电信车队依然提拔了一些来自北巴斯克的法国车手,比如罗曼-西卡尔,曾经就获得过2009世青赛的冠军,和当年环未来赛的总冠军(公路车运动最重要的青年比赛,号称青年比赛中的环法)。可惜西卡尔转为职业车手之后发展不顺,没取得太大的成就,后来他转会直接能源车队,目前随队正在征战环法。
今年环法赛场,巴斯克车手不但数量多,表现还特别活跃。目前成绩最好的当属移动之星车队的兰达。兰达当年是巴斯克自行车的未来之星,这几年在大环赛表现也很稳定。巴林-美利达车队的伊萨吉雷兄弟,绿刃车队的涅维频繁突围,他们也都是巴斯克自行车的骄傲。而天空车队重要的副将卡斯特罗维霍,则是巴斯克自行车近几十年计时赛最好的车手。而第14赛段突围获胜的奥马尔-弗莱赖也是巴斯克车手。
环法赛场曾经多次到访北巴斯克地区,比如我在之前的自行车地理之比利牛斯篇讲过第一次爬图尔马莱山的故事,那个赛段的终点巴约讷就是北巴斯克重要的城市。不过,当年环法是尽量沿着国境线走,所以比较多到达位于法国西南角的北巴斯克(从第四届环法开始,环法近30年每次都经过北巴斯克地区,最多的还是去巴约讷),1949年、1977年和1996年,环法甚至还造访了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的首府圣塞巴斯蒂安、重要城市维多利亚及潘普洛纳,1992年,为了庆祝成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环法经过7个欧洲国家,圣塞巴斯蒂安更是作为发车地。虽然近几十年环法线路开始不强调沿着国境线走,线路灵活性更好,北巴斯克地区开始北边缘化,但是环法依然是很注重各个地区的平衡,各个地区至少每过几年就要经过一次。在七年没有造访北巴斯克地区之后,今年环法再次来到这里。
巴斯克地区四周几乎被高山包围,而内部也是多起伏丘陵。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巴斯克自行车文化,巴斯克自行车盛产爬坡手,几乎每个爬坡手都能爬坡,而这次环法在巴斯克境内设置的赛段,也充足表现了这点。这个31公里的个人计时赛起起伏伏,其中更有一个长900米,坡度高达10.2%的陡坡,和近几年环巴斯克赛的个人计时赛非常相似,能够说是一个“巴斯克式” 的个人计时赛,第20赛段也欣赏到了狂热的巴斯克车迷给我们展现巴斯克自行车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