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郁郁葱葱,油茶花迎寒绽放,白花映衬绿叶,黄蕊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如同万千蝴蝶翩翩起舞。12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杨家将岩桥槐花园油茶产业文化园,徜徉于油茶林间,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发展油茶,是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径。”在湖南杨家将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杨家将”)总经理杨银看来,眼前的这一片油茶林不仅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更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近年来,杨家将在冷水溪乡三门坡村、岩桥镇槐花园村、洞下场乡洞下场村原有老油茶林基地基础上,从油茶种植、加工、观光体验上推陈出新,努力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洞下场村,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无污染高山及丘陵环境,连绵叠嶂的群山之中,孕育着数千亩油茶基地。杨家将高山生态标准化油茶林基地依托山区优异的自然环境,全程无公害生态培管,是高山生态茶油的核心产区。这里的山区非常适宜油茶树的生长,千万年来的林地生态,让这里的土壤远离工业与重金属污染。山地特有的坡地和覆盖腐质的黄壤,不仅排水优良,而且土地肥力适中,既避免过多水分在茶果内沉积,又确保了油茶果实有充足营养。在杨家将高山生态标准化油茶林中,高山有机油茶林平均树龄在50年以上,其中已统计的百龄老树有200余株。在这样的原料供应基地,产出的茶油格外清亮香醇。2014年来,杨家将开始实施老油茶林改造工程,经过土地流转,先后在芷江冷水溪乡三门坡村、岩桥镇槐花园村、洞下场乡洞下场村建立了3个标准化有机油茶林基地,对抛荒的油茶林进行统一改造,科学管理。通过对老油茶林的改造升级,油茶果产量正在逐年递增。据介绍,今年基地挂果率很高,亩产高达1000公斤,亩平收益在3500元以上。“数字的背后是对创新的尊重。”杨银非常自豪地说,创业初期的确走了很多弯路,自2015年加大科技投入和机制创新以来,基地经营和加工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整体效益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做大做强传承产业,2015年以来,公司看准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前途,投资近1000万元,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扶贫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多形式培养服务于基地的科技型乡土人才60余人,先后高标准开发出了油茶基地5000亩,带动周边农户自主开发和提质油茶基地50000余亩。油茶籽榨出的茶油,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但过去古法榨油没有精炼环节,成品油中仍含杂质,食用起来口感不佳且略带苦味,多被消费者挑剔。为解决该问题,杨家将在做实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具有现代生产的基本工艺的油茶加工公司,加快加工水平的转型升级。近5年来,公司再次投入2100万元,大刀阔斧地对传统茶油加工工艺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先后引进11台套高科技全自动生产线个,开发出杨家将中国名牌系列食用油品牌产品,并建容量达 700吨的全自动化茶籽冷冻库,形成了年产2万吨精品食用油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全国。据统计,该公司与2015年相比,油脂加工量从的0.5万吨上升到2020年的2万吨,年产值从3700万元增加到9100万元,效益实现了翻一番多的目标。科学技术创新撬动,绿色发展步履稳健。成立五年来,湖南杨家将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湖南省西部地区专业生产茶油、菜油等原味食用油的大型生产企业。先后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林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国家放心粮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连日天气晴朗,岩桥镇槐花园村的千亩油茶基地,满山遍野的茶花吸引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大家争相拿手机拍摄并“打卡”朋友圈。“这里不仅可一睹茶花壮美景观,还能品尝油茶主题美食,真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游客王女士是第二次参观,此次她特地带朋友一同前来。“村里走上了旅‘油’发展的路子,所有乡村旅游服务产品都打着‘油茶牌’。”槐花园村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这里,游客清明前后可采摘茶耳,深秋可赏油茶花、吸油茶花蜜,还可采茶籽、榨茶油、打糍粑。“油旅融合,让村里的农民都吃上‘旅游饭’!”为提高村民们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水平,槐花园村围绕如何办农家乐、建民宿、当导游等内容做系统化培训。2021年,槐花园村预计可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余万元。一个可吃、可玩、可品的“油茶生态村”正逐步壮大。槐花园村的油旅融合探索,是杨家将拓宽致富路子的新举措,也是产业体系转型的缩影:从单一的油茶种植向乡村旅游观光休闲、油茶加工、民俗文化体验等多层次产业体系发展,打造油茶全产业链。到目前为止,杨家将已建成观光工厂4200平方米、油茶体验园1100亩,成为怀化市油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性企业。“从过去的‘一滴油到一个果’‘一棵树’上深挖价值,未来我们将开挖‘一片林’的收益!”杨银表示,将全力发展集林下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林下经济新业态,把油茶产业打造成具有长期价值的 “ 绿色银行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日子越过越甜蜜! ”12月23日,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三门坡村油茶林基地,村民杨柳英边干活边开心地和记者说,去年开始,她在杨家将油茶林基地务工,务工收入近3万元。三门村共有野生油茶林近800 亩,近年来,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油茶林无人养护,几近荒废。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冷水溪乡党委政府和三门坡村支两委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野生油茶林。杨银,是从芷江冷水溪乡走出的农家阿妹。她的家族五代以榨油为业,她希望自己创办的企业能像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不仅要做好高品质食用油的守护者,也要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为了回报家乡,她与冷水溪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负责人一道,制订了三门坡杨家将油茶林基地建设规划,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30 余户村民的400 多亩荒弃油茶林承包了下来。“老油茶林如果不加强管理,放弃掉的话,非常可惜,一些茶树都有六七十年的树龄,结出来的茶果油量、油质、口感都比新造林更好。所以,家乡现有的资源必须把它保护起来,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它的产量产值会更高,相信通过示范后,其他老百姓回乡后也会愿意把自己的茶山管好。”杨银对此充满了期待。杨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对老油茶林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对基地农户油茶种植统一规划,统一免费供种育苗,统一培训,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统一以保护价收购,带动村民致富。据了解,仅此一项,务工的村民每年最高可拿到务工收入5000 余元。“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突击队员,任何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据了解,自2014 年以来,杨银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在芷江、会同、辰溪、洪江等地建有标准化油茶林基地50000余亩,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谈及未来规划,杨银表示将重点围绕“扩规模、重培育、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带领油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转变。杨家将在战场时守护国家,“我希望现代的‘杨家将’在成为中国品质家庭用油的守护者的同时,也能奋力进取,推动油茶产业创新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银壮志满怀地说。3 严选精萃取头道,守护至线 高山优果孕菁华,守护心脑健康——坚守心极茶油,俗称油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有种植,主要产区在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老茶林 吐新芳 “杨家将”从油茶种植、加工、观光体验上推陈出新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24-06-26 00:21:09 来源:华会体育官网入口App下载